2022
12/16
07:52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近日清晨,籠罩在山間的霧氣還未完全散去,小山村石門村別有一番味道。古銀杏上掉落的葉片飄到了屋頂、農家小院、村道,山澗的泉水從竹林間嘩嘩流淌而過,在各式墻繪的裝點下小山村也有了些許俏皮……“走,我們出發。”夾著一沓記錄表,村民蘇亞萍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開啟了新一輪“潔凈家庭”評比。
“今天,我們的村民可謂嚴陣以待,因為評比標準提高了,人居環境整治,石門要做示范。”石門村黨總支副書記吳軍告訴記者。石門村位于宜興太華鎮,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這個山坳里的村莊知曉度很低。然而,從一個瀕臨黑榜的臟亂村轉變到多次入圍紅榜的潔凈村,從一個怨氣較多的復雜矛盾村轉變到互助互敬的和諧文明村,從一個產業一窮二白的貧困村轉變到農旅融合發展的特色村,吳軍直言是村民自治讓鄉村“活”了起來,鄉村振興有了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要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基層群眾是基層治理的主體,抓好基層治理工作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吳軍認為。近期,宜興鄉村基層治理現場觀摩會還將在石門村舉行。
“進來看看嗎?”見記者在看家門口張貼的潔凈家園公示牌,村民方小妹熱情地打起招呼,“我們做得好,可不怕被‘揭短’。”如今,像方小妹家一樣的優秀示范戶,石門村有75戶。石門村歷史矛盾多、百姓需求多,想要百姓配合可沒那么容易。撫民心唯有解民憂,石門村的改變從民生實事做起,將村民反映最多的村道修繕快速落實到位。“柏油馬路修到家門口,自家門前不搞搞干凈有點煞風景。”方小妹笑著說。村民自我管理、相互監督,村委則開展月評比、季總結,按評分、分層次對村民進行獎勵。經過一段時間的潔凈家園創建,成效立竿見影。今年,石門村已上榜宜興人居環境整治紅榜,排名位居無錫前列。
從共治到共建,如今村民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加強。去年,隨著大項目宜興書院度假村·太陽季一期的投用,逐漸變美的石門村成了游客眼中的熱門打卡地。如何將村莊打造成景區,村民們很有想法。“節點公園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等等,我們村民都參與,大家暢所欲言。”村委工作人員張葉佳自豪地說。在村民的集思廣益下,一個專屬于石門的“美栗傳說”節點在不久前完工。記者看到,這處節點雖然沒有過多的裝飾,但山鄉特色明顯。在寫有“我們一起回家”的景觀牌上,可愛的卡通形象“小栗子”指引游人沿著山坡一直往上,通過墻繪的形式將村莊紅色故事穿插其中,沿途還有小松鼠的指引,村民家門口還設有臨時休憩點。
村民自治盤“活”了村莊,更讓鄉村產業有了更多新期待。石門村是全省最大的板栗基地,有板栗種植面積3000多畝,除此以外,還有5000多畝毛竹,1000多畝茶園。打開銷售渠道,實現品牌化發展,石門村與宜興書院度假村達成合作協議,在度假村開設了專門的展示銷售“窗口”。“通過‘窗口’鏈接,今年銷售的茶葉達20多萬元。”村民吳彥稷透露。“活”起來的村莊撬動了資源的匯聚。今年大學畢業,張朦毫不猶豫選擇回到村里,成為了度假村的一名員工;九香茶場負責人熊金芳計劃聯合其他茶企在石門打造一座茶產業基地。依托石門村現有茶園,建設名優茶生產、倉儲、銷售、服務中心,形成茶產業完整產業鏈條……
從共建到共享,農民享受到的發展紅利在不斷放大。今年,石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預計增長近10%。更讓村民們值得期待的是,村里成功培育了近5萬棵烏飯苗,明年不但能實現規?;N植,還能對外銷售。在經營方式上,石門村找到了新路子,計劃和書院度假村達成合作,將烏飯樹基地納入其親子項目,未來,游客能夠在基地體驗傳統的烏米飯制作。“項目方不但贊同,還表示愿意給我們村一筆啟動資金,把基地打造成特色項目。”吳軍透露。
“明年還要大變樣,我們還要創建特色田園鄉村、綠美鄉村,這些計劃都已經排好了,越來越好的村莊,不僅讓人心生歡喜,更愿意為其出份力。”村民周永林高興地笑了。
?。ㄊY夢蝶)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